速读:2023开年房企销售未迎“开门红”:去化压力大,拿地更谨慎
2023开年房企销售未迎“开门红”:去化压力大,拿地更谨慎,碧桂园,开门红,土地市场,中海地产,滨江集团
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
【资料图】
2023年开年,房企销售业绩未迎来开门红。
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,1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额为4223.3亿元,同比下降31.7%,较去年同期降幅扩大8.6个百分点;环比下降51.6%。销售额超百亿元房企有13家,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;超50亿元房企有9家,较去年同期减少13家。
克而瑞数据亦显示,1月百强房企操盘销售金额共3542.9亿元,同比下降32.5%,环比降幅达到48.6%。2021年1月,百强房企销售额曾达到8705亿元。
市场低迷下,房企拿地投资动作更趋谨慎。数据显示,1月全国土地成交总价仅730亿元,是2016年以来首度跌破千亿元。百强房企拿地总额为591亿元,同比下降29.4%。
去年底以来,房地产政策端利好不断,融资组合拳也已打出。但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,对于大部分城市而言,经济环境、房价预期仍有待修复,房地产市场企稳可能需要更长时间。
“未来市场形势非常严峻,不容乐观。”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在公司年终会上说,2023年滨江集团要做整个中国销售额的1%。
百强房企销售压力加大
经过5年高位运行后,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在2022年下调筑底。2023年1月,尽管疫情管控全面松绑、春节假期迎返乡高峰,但受楼市低迷、市场需求及购买力不足等影响,下行压力仍在持续加大。
数据显示,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同比下降31.7%,环比下降51.6%;权益销售额和权益销售面积同比分别下降35.2%、40.5%。
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增速均有所下滑。其中,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77.9亿元,同比下降27.6%;TOP11~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1亿元,同比下降29.3%;TOP31~50房企及TOP51~100房企销售额均值分别为27.3亿元和13.5亿元,同比分别下降42.2%和35.7%。
在这份榜单中,保利发展一跃成为榜首,销售额为295亿元,较去年1月份增加了12亿元,同比增长4%。
在2022年1月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上,保利发展提出“进三争一”的新阶段目标。2022年4月举行的2021年度业绩会上,保利发展董事长刘平又进一步表示,“进三争一”不能简单、片面地理解为榜单排名,而是综合实力的领先。
万科、碧桂园排在其后,销售额分别为278亿元、270亿元,同比分别下跌17%、45%。可见,相比于同行的“退步”,保利发展的业绩虽没有大的提升,但稳定性较强。一年时间保利发展暂时位列第一。
华润置地、招商蛇口、中海地产、华发股份、滨江集团、龙湖集团、建发房产分列4至10位。这7家房企中仅中海地产销售额同比下滑19%,其余6家均保持同比增长。
销售榜单10强中,央企、国企坐席增加到7家。去年1月10强阵营中的融创中国、金地集团已退出,珠海国资房企华发股份、杭州房企滨江集团、厦门国资房企建发房产晋级,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0%、17%及29%。
据记者统计,30强房企中有11家销售额同比上涨。其中,越秀地产、保利置业涨幅均超60%,华发股份、滨江集团、建发房产等涨幅均在15%以上。
30强房企中,销售额同比跌幅较大的有融创中国、金地集团、碧桂园、世茂集团、中梁控股、金科集团、中粮大悦城等。其中,融创中国1月份销售额71亿元,比去年1月份减少了201亿元,同比下跌74%;中梁控股、金科集团销售额同比跌幅均高达57%;中粮大悦城、碧桂园、旭辉集团、世茂集团等销售额跌幅均超40%。
托底者仍是国企、央企
去化困难情况下,房地产行业整体投资动作继续大幅收缩。
克而瑞数据显示,截至1月末,投资百强企业新增土地储备货值总规模为1744亿元,同比下降37%,较2021年1月更是大降72%;拿地金额总量仅526.5亿元,同比下降37%,较2021年1月下降79%;新增土地建筑面积1661万平方米,同比降3成,较2021年1月下降6成。
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,在克而瑞发布的新增土地货值TOP100企业榜单中,位列其中的销售百强房企仅绿城中国、华润置地、建发房产,且只是少量拿地,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情况。去年全年,有近4成百强房企投资拿地摁下“暂停键”。
绿城中国位居榜首。1月,绿城中国以累计83亿元新增土地货值占据榜单第一;华润置地新增土地货值28亿元,排在第18名;建发房产排在第32名,新增土地货值19.6亿元。
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表示,对于百强房企而言,短期企业保交付、保现金流依然是“主旋律”。在楼市尚未复苏背景下销售端仍未改善,房企拿地态度也将延续保守,2023年还将是土地市场“小年”。
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,1月份重点城市中仅1个城市进行了土地集中拍卖,叠加春节假期错峰影响,土地供应量呈季节性回落,房企拿地节奏明显变缓。
土地市场依然要靠地方城投平台“托底”。在新增土地货值TOP100企业中,地方城投平台上榜数量近50家,拿地金额更是占到一半,仅3成拿地金额来自规模相对较小的本土民企,这也预示着2023年土地市场上地方国企仍将担当重要角色。
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,长三角地区领跑全国。中指院数据显示,1月长三角TOP10企业拿地金额124亿元,居四大城市群之首。其中,溧阳城发集团拿地金额为18亿元,位居长三角企业拿地金额榜首。
“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正在与其他城市竞争房企投资额度,建议多次分散供地、优化供地条件、降低参拍门槛,非核心城市应下调地价。”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负责人张凯表示,2023年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需求端刺激政策仍需加码,房地产市场面有望边际改善,但土地市场热度难有根本性恢复,地方国资企业仍将“托底”,2023年土地成交规模将进一步小幅回落。
[ 相关文章 ]
2023开年房企销售未迎“开门红”:去化压力大,拿地更谨慎,碧桂园,开门红,土地市场,中海地产,滨江集团
“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,星如雨”,元宵佳节,各地纷纷开启“灯会大比拼”,为市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。黄河灯阵、传统鱼灯、
粮价跌破1 4,持粮主体心态崩了!,粮价,山东,粮源,小编,小麦,玉米价格,中央猪肉储备
延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:2月5日延边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数据统计情况通报,截至2月5日03时30分延边疫情数据统计情况。(
1、何炅,男,1974年4月28日出生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,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,中国内地主持人、演员、歌手、导
1、潘安,西晋文学家,本名潘岳,字安仁,乳名檀奴。2、潘安之名始于杜甫《花底》诗句“恐是潘安县,堪留卫玠车”,中国古代最
商誉有点“伤”,多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计提减值。1月31日,世纪华通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,预计2022年亏损60亿元至80亿元,同比由盈转亏,公司表
中国台湾网2月4日讯2月3日,元宵节前夕,2023“高雄·北京特色周”在北京台湾会馆、高雄香蕉码头和高雄冈山如期举行。本次交流活动继续采用线
1、中国荔博园是荔枝国家现代产业园核心区(中国荔枝博览馆、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、中国荔枝产业大会会址所在区域)的备选名
1、硅胶发泡板该引进国外发泡技术,发泡均匀,密度可做到0 25-0 85g cm3,邵氏硬度8-30A。2、环保无毒无臭
近年来,电脑已然成为了办公的必需品,然而电脑的使用也存在一些问题,比如电脑桌面图标不停闪烁,这可能是图标缓存出了问题。因
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(记者冯歆然、董雪)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日表示,中国将继续总结北京冬奥会有益经验,同各方加强交流合作,为奥林匹克运动发
1、本书系统介绍了古今中药外治经典效方,详细叙述了言剂组成、制法、功用及用法等。2、其内容丰富,科学实用,通俗易懂,
1、服装鞋帽工业是指从事服装、鞋、帽生产的加工业。2、泛称服装工业。3、国际上通常还包括服饰件的生产。4、是消费品工业的
1、右键单击我的电脑2、单击开始菜单图标。3、在桌面右下角找到声音图标。4、在播放选项卡下,单击扬声器。5、在“录音”选
1、在QQ版面上右键有一个好友管理器点开之后左下角有个找回膳春的好友。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正月十三“上灯”啦!今晚,长宁这里张灯结彩……
对于房产方面的知识很多小伙伴现在其实都不是很清楚,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,包括我们在装修,买房,卖房,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
对于房产方面的知识很多小伙伴现在其实都不是很清楚,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,包括我们在装修,买房,卖房,等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
今日,碳中和板块整体跌幅0 15%,其中48只股票上涨,10只股票平盘,83只股票下跌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日,碳中和板块近一周涨幅3 38%,近一月涨
[ 相关新闻 ]
Copyright 2015-2022 每日医院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5 联系邮箱:5 146 761 13 @qq.com